央金樂音 | 一代快要流失的声音
《早上的太陽》是一首古老的藏族民歌,在我家鄉的村落裏,家家戶戶都會唱。小孩子們每天都在山裏唱,我也是從小唱到大。
這首歌運用的是藏族一種古老的唱法,叫做「振鼓」,是幾百年來一代代口耳相傳留下來的聲音。孩子們從小就聽父母、家鄉的人這樣唱,自然而然就學會了這種發音的方法,如果是長大以後再學就學不會了。
我小時候,我們家鄉還沒有電,那時人和人之間是非常親的。一到過節或是有親戚來家裏做客,全家人就圍坐在一起喝酒、唱歌,唱的都是發自內心的歌,贊美三寶、贊美大自然、贊美父母兄長。歌裏都是關於做人、供養三寶和修行的道理,充滿了深刻的哲理。
這種歌的歌詞一般都是三段,為了比喻一件事情,前面一段都有深刻的道理,後面兩段展開,一層一層都是有意思的。
我是在這種文化的熏陶下長大的,所以自然而然就會「振鼓」這種唱法。
我在大學學的是聲樂,當我在大學裏唱這樣的歌的時候,我的專業老師、系主任們都非常地珍惜,他們曾經試著把我唱的調用樂譜記下來,但最後老師們說很難記錄,因為有太多的顫音沒有辦法完全按西方的音譜和節奏,工工整整地記下來。即便用樂譜記下來,對於一個懂音樂但是天然不會「振鼓」唱法的人,他拿著樂譜,唱出來也失去了原來那種自然的味道。
最近有一次我和我的上師談到這種唱法的時候,他也是這樣認為。他說,有一位專門研究宗教的快70歲的西方學者,很認真地研究了西藏的各種民間唱法。前段時間這位西方學者在臺灣發表研究報告,他的理論總結地很好而且非常深刻,可是當他唱出來的時候,上師說完全不像藏區的那種調,雖然他用西方的音譜記錄下來,但就唱得不像。
這種唱法現在也面臨著快要斷層的問題。我的下一代藏區的孩子們都不會唱了。
幾十年來,現代的藏族流行音樂進入山村,因為電視的傳播,還有各種CD音樂的流行,孩子們都跟著學。在藏區流行的大部分藏族歌手唱的歌,經過現代作曲家的創新,完全改變了過去的文化,這種老歌沒有人唱了,「振鼓」的唱法就全部被現代化的音樂替代了。
我自己唱歌這麽多年,還是喜歡唱這種古老的歌。尤其當我在家裏自己唱的時候,我心裏是很舒服的。有時我在臺灣和我的樂手練團時,我也會唱這種歌,我的樂手們聽了都說這個聲音好療愈。我唱的這種藏區山裏的歌,他們雖然聽不懂,但是覺得心被療愈了,好像被帶到了遼闊的草原、大自然裏,他們的心能夠感受到這些狀態。
我自己也是這樣,當我唱這樣的歌時,我的心完全離開了這個城市,回到了童年在山裏無拘無束的感覺,心敞開在大山裏面,面對著大自然,放著羊唱歌,心完全是開放的,沒有念頭,一種自然流露的唱誦。
其實這是一個歌者應該有的狀態。
我的上師也一直鼓勵我多唱,要讓更多人聽到我的聲音。他說現在的孩子們都生活在城市裏,沒有大自然的環境,很壓抑,都被拘束住了。
現代人大部分生活在大樓裏,好像周圍也拘束住了的感覺,誰敢這麽放出聲音來唱。沒有自然開闊的環境,熏陶不出這樣的歌聲。如果是在大自然裏,人自然而然就在一個無拘無束、沒有壓力的狀態下,這種藝術才會流露出來。
現在城市裏的歌大多都是卿卿我我,像講話一樣,聲音是展現不出來的。我記得剛到城市裏的時候,非常聽不習慣。尤其是現在東南亞的流行歌,我到臺灣時真是不習慣,不會欣賞,覺得好像也沒有旋律,也沒有聲音,但是現在的人喜歡。我現在比較理解了,因為現代人就是在這樣的一種感覺和狀態裏長大的,他們的歌就是在講他們的故事,他們的情緒。
我的樂手們有時會說,老師您應該培養接班人,應該訓練樂樂唱,這種古老的歌聲斷掉了很可惜。我說要訓練太難了。這種唱法得是從小聽著長大,自然而然就會了。除非每天帶著小孩子到山裏的大自然去訓練,沒有那個環境的話,小孩子沒法放聲唱出來。
當我現在再唱起《早上的太陽》這首歌,時常會有思念兒時的感覺。這是我童年的歌,現在再唱詮釋的情感又是不一樣了,小時候唱不出這種感情來。現在年紀也大了,遠離家鄉,唱的時候有很多人生的回味和思念的感覺在裏面。
歌詞大意:
早上的太陽照耀在山頂上,
紅色的山頂象征大恩的上師。
中午的陽光灑滿了大地,
盛開的格桑花裝扮了草原。
下午的陽光灑滿在山泉上,
清清的泉水拿來當供水。